首页 > 学术通告
博雅讲座预告:博雅讲座第73讲:佛学与革命——欧阳竟无与近代佛学革命
发布时间:2016-11-29 | 作者:博雅学院

中山大学博雅讲座第73讲
暨岭南大讲堂博雅教育系列讲座第43期
中山大学第七届“百川交汇”学术系列活动
佛学与革命——欧阳竟无与近代佛学革命
2016年12月1日(星期四)19:30
南校园怀士堂
讲座内容简介:
梁启超曾说,晚清新学家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在一定意义上,佛学不仅是时代思想权势转移的先声,而且也是时代自身变革的思想动力之一。不过,佛学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承载着这种近代革命的意义,却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地思想史诠释加以理解的问题。以欧阳竟无和太虚为代表的近代佛学实际上构成了近代佛学革命的两翼,尽管有着改良与革命的态度差异,但却具有大致相同的改革旨趣和共同的改革目标。欧阳竟无及其领导的内学院的学术和思想努力代表了近代佛学最彻底的革命路线,可以概括为经由教义革命实现的人格革命,经由教法革命实现的组织革命。他们正是经由了佛学自身的革命试图召唤出一种新的主体状态,一种新的社会组织,通过对彻底的“大独”的树立,去构想一种新的“大群”建设的可能。不过,通过寄托于佛学的革命方案,却由于佛学自身的传统性,而具有了某种更为自觉的传统转化的性格,其革命性中总是蕴含着某种更具积极意味的保守性,正是这种复杂性是我们理解革命的一个重要维度,革命的根本不过是“传统”在新条件下的“光复”而已。
讲座人简介:
张志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哲学史》季刊编委、编辑部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哲学研究所(2000)、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2009)、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2013)、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2015)从事访问研究,并曾在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2011)。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出版著作两部,译著三部,发表论文50多篇,主编辑刊一部。曾两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人文高等研究院 岭南学院 共青团中山大学团委
协办单位:博雅学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