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雅新闻
博雅讲座第五十讲 剑桥大学八百年
发布时间:2013-11-01 | 作者:博雅学院
博雅讲座第五十讲于10月31日晚如期举行。被誉为“最了解剑桥的人”的英国作家柯瑞斯为我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柯瑞斯先生所著的Cambridge: Treasure Island in the Fens(2009)近期已由三联出版社译为中文《剑桥:大学与小镇800年》(2013)。
本次讲座从建筑、文化和社会结构三方面,来讲述剑桥大学的历史。讲座中,柯瑞思先生十分细致的把剑桥与中国的特点相比较。剑桥大学存留着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那些老建筑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但与中国古建筑在选材、象征意义等方面有诸多不同。
柯瑞思先生还介绍了剑桥大学八百年来的教育发展历程。从1209年到1832年的六百年间,相比其他欧洲国家大学林立的状况,英格兰则一直只有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他们几乎成为了英格兰社会的风貌缩影。因此想要了解英国的文化软实力,需要先了解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作为英国民族文化的捍卫者和传承者,也同样注重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与吸收。剑桥大学要求学生具有开放的思想,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几乎在任何学科,人们都在剑桥的校史中找到璀璨的明星。
与此同时,剑桥大学将体育视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剑桥学生在足球、橄榄球、拳击、赛艇等运动上都曾有出色表现。我国知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也曾在剑桥大学进修。
在讲座的最后,柯瑞思先生展示了剑桥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国王学院礼拜堂(King"s College Chapel)。并敬告听者:“艺术或许已失去了他的宗教含义,但它仍能够给人以纯粹的感动,这是不会随着时代变化的珍贵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