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2011学年春季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师培训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2-05-18 | 作者:博雅学院

 

        5月11-12日,由通识教育部、教务处组织的2011学年春季学期通识核心课程培训交流会顺利举行。许宁生校长,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黄达人老校长,教务处邓少芝处长,通识教育部甘阳总监出席了会议,各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以及近100位通识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参加了培训会议,会议分别由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甘阳总监主持。

 

 


许宁生校长对通识教育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就通识教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黄达人老校长阐释对通识教育的一些思考
 

       许宁生校长对我校近年来通识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如何完善和提高我校今后通识教育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他希望通识教育课程要在强调知识性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视野等方面综合考虑,考虑设置有关方法论、学生个人修养与发展以及有利于拓宽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课程,并要求教务部门建立经常性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为课程的改善与提高提供依据。
       黄达人老校长结合自己离任后一年多来访问五十多所高等院校的经验以及对高职院校的研究,围绕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等问题,做了精彩的报告。他认为素质教育主要不是通过课程,而是靠氛围、靠养成,其概念要比通识教育广;而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他认为通识教育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知道本专业以外的知识,重心是“识”,第二个层次是通识教育的高级层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研究方法,然后融通到本专业的研究中去,重心在“通”。他围绕“人心向学”、“创新人才培养”、“关爱学生”、“个性化培养”、“国际化”等方面旁征博引,阐述了他对通识教育的一些思考。最后黄达人老校长以大学的理想为话题结束了他的报告,他认为大学的理想应该是“培育学生的梦想,并帮助他们实现或走近梦想”。
       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肯定了学校通识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培训研讨会一期比一期办得好,通过多次参加培训会,教师们对通识教育理解的深度和高度有很大提高,这些讨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们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他结合“人心向学”理念强调: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是核心课程最重要的是学术含量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而绝对不是为了取悦学生。在大学这样一个学术共同体里,让学生愿意学习是教师的责任与使命。他还对通识课程设置、评教问题、教学津贴、校区布局调整等问题对与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回应,对下一阶段如何做好通识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加强教务工作和学生选课指导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培训交流会现场
 

       教务处邓少芝处长在培训研讨会上做了通识教育工作报告。她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全校通识教育的教学状态,对教学制度和课程的具体教务问题提出了要求。
       甘阳院长介绍了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以及通识课程的建设情况,表示要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理念宣传,让老师和学生更加了解学校所开展的通识教育。
       生命科学学院贺竹梅教授、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张鹏副教授、历史学系于薇博士、生命科学学院李鸣光教授、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陶贞副教授、人文高等研究院李思涯博士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与会老师针对通识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