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明
发布时间:2018-11-07 | 作者:博雅学院

一、教育及研究经历
管理学学士(2003,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硕士(2006,北京大学),哲学(社会学)博士(2011,香港中文大学)。
2010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短期访学。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师资博士后(2011.4 – 2013.4),讲师(2013.4 – 2016.6),副教授(2016.7 – 2023.6),教授(2023.6 - 迄今)。
二、研究兴趣
文化社会学、社会理论、中国的现代转型
三、讲授课程
1、博雅学院:《古典社会理论》,必修。
2、博雅学院:《现当代社会理论》,选修。
3、社会学系:《高级社会学理论》,必修。
4、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下)》,必修。
四、学术发表
专著
1.《国家与文化领导权:上海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966)》,香港:香港三联出版社,2021年。
期刊论文
1.《评柯文的“中国中心观”》,《历史评论》2023年第2期。
2.《作为道德机构的家庭:涂尔干论家庭》,《社会学研究》2022年第5期。
3.《反思“行动中的文化”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年第2期。
4.《文艺与政治——现代性视野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再阐释》,《开放时代》2022年第2期。
5.Wenming Xiao,Yao Li,“Building a ‘Lofty, Beloved People’s Amusement Centre’: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of Shanghai’s Great World (Dashijie) (1950-58) ”,Modern Asian Studies, 2020.8.13, 55,3, pp.973-1014(published online first).
6.《超越集权主义模式:关于“前三十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海外中国研究述评》,《开放时代》,2018年第6期。
7.《费孝通与中国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14日。
8.《国家自主性与文化:迈向一种文化视角的国家理论》,《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6期。(由《文化研究》[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9.《作为文化行动者的现代国家:现代中国的国家建设与文化治理体系的演进》,《政治与法律评论》,2016年第七辑。
10.《宏大叙事的探寻与中国中心观的再思考》,《学术研究》,2016年第5期。
11.《将国家带入文化社会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由《社会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社会认同的历程:内地在港大学生生存状态的个案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13.《国家能力与文化治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上海为个案》,《思想战线》,2013年第4期。
14.《国家触角的限度之再考察: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文化改造为个案》,《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15.《现代性与自反性现代性的双重奏:对麦当劳现象的一种解读》,《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16.《观察现代性: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新视野》,《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7.《社会心理学的话语转向及其学术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译著
1.《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卡尼曼等主编,第四译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和行为》,波特和韦斯雷尔著,第一译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产出和货币角色》,马夏因著,第二译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五、科研项目
1.2019- “民国社会学‘文化学派’的学术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9BSH009),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课题负责人
2.2017-2018 “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国家理论研究”,2017年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项目批准号:17wkzd14),课题负责人
3.2013-2015 “建国初期文化领域中的国家建设研究——以上海为个案”,2013年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项目批准号:1209163),课题负责人
4.2011-2013 “建国初期群众文化管理与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以上海为个案”,2011年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M501354),课题负责人
六、学术奖励与学术任职
获2016年度环球时报公益基金颁发的“希望英才”青年学者奖励。
中国社会学会文化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22.05——)
中国社会学会历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2020.07——)
七、联系方式
Email: xiaowenm@mail.sysu.edu.cn
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博雅学院(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