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雄

发布时间:2023-06-19 | 作者:

  

    吴义雄,1962年生,安徽桐城人。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8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中山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起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工作。1986年7月起任助教,1988年10月起任讲师,1994年12月起任副教授,2000年6月起任教授。2003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1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获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称号。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中国史)成员。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hsswyx@mail.sysu.edu.cn;hsswyx@hotmail.com

 

主要研究领域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中西文化交流史

  近代思想文化史

 

教授课程

  本科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中国近代史文献选读》

  硕士课程:《近代中外关系史》

  博士课程:《近代中外关系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外关系史文献研读》

  

著作

专著

  1.《大变局下的文化相遇:晚清中西交流史论》,中华书局,2018年版

  2.《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3.《地方社会文化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论文集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

  5.《开端与进展——华南基督教史论集》,台北宇宙光出版公司,2006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修订版

译著

  1.《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合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2.《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初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105年版

  3.《早期澳门史》(译著合译),《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论文

    1.《20世纪学术发展脉络中的岭南学报——兼论基督教大学的学术本土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

    2.《时势、史观与西人对早期中国近代史的论述》,《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6期

    3.《19世纪前期西人对中国上古史的研讨与认识》,《历史研究》2018年第5期

    4.《“国体”与“夷夏”:鸦片战争前中英观念冲突的历史考察》,《学术研究》2018年第6期

    5.《海外文献与清代中叶的中西关系史研究——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中文档案之价》,《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6.《融入体制与秉持特性:立案以后岭南大学的发展之路》,《中山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7.《国际战争、商业秩序与通夷事件——通事阿耀案的透视》,《史学月刊》2018年第3期

    8.《国史、国际关系史和全球史——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三个视角》,《史学月刊》2017年第7期

    9.《未刊文献中所见之容闳》,《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0.《“福摩萨情结”与台湾形象建构——<中国丛报>台湾论述解析》,《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11.《传教士视野下的清朝政治——<中国丛报>与中国政治研究》,《基督教文字传媒与中国近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12.《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史学月刊》2013年第10期

    13.《信耶稣的国民:民族主义与1920年代中国基督徒的身份问题》,《安徽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14.《民元前后基督教传教士对改革与革命的认识与反应——基于三种基督教出版物的考察》,《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5.《王道的再发现——传统文化与孙中山的国际观念》,《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

    16.《<镜海丛报>反映的晚清澳门历史片段》,《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7.《商人集团与中西关系建构》,《史学月刊》2012年第3期

    18.《鲍留云与致富新书》,《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9.《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佚文评介》,《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20.《动荡年代的变迁——从教会名册看20世纪前期的广州基督教》,《地方社会文化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1.《略议鸦片战争前的买办、通事及其在近代的转化》,《被误读的群体-香山买办与近代中国》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版

    22.《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3.《在华西人报刊与鸦片战争》,《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

    24.《印中搜闻》导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5.《<中国丛报>关于中国社会信仰与风习的研究》,《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

    26.《晚清时期西方人体生理知识在华传播与本土化》,《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7.《鸦片战争前来华西人与对华战争舆论的形成》,《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

    28.《西方人眼里的徐继畬及其著作》,《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

    29.《邓廷桢与广东禁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5期

    30.《<中国丛报>与中国语言文字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31.《<中国丛报>与中国历史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2.“Chen Xiangfan and Christian Education in the 1920s”, in Christian Responses to Asian Challenges: A Glocalization View o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East Asia,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7

    33.《鸦片战争前英国在华治外法权的酝酿与尝试》,《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34.《双重使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知识结构的演化》,《史料与视界-中文文献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版

    35.《谢卫楼与晚清西学输入》,《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6.《兴泰行商欠案与鸦片战争前夕的行商体制》,《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37.《权力与体制-义律与1836-39年的中英关系》,《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38.《华南循道会的本色化之路――以20世纪前期为中心的考察》,《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39.《美北长老会与华南基督教教会的本色化过程》,《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0.《基督教道德与商业利益的较量-1830年代来华传教士与英商关于鸦片贸易的争论》,《学术研究》2005年第12期

    41.《商人、传教士与西方“中国学”的转变》,《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2.《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税则谈判》,《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43.《内因与外力-试论民初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的历史背景》,《东亚基督教再诠释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民族主义运动与华南基督教会的本色化》,《学术研究》2004年第12期

    45.《基督教传教士在澳门的早期文化活动略论》,《学术研究》2002年第6期

    46.《自立与本色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对华传教战略之演变》,《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7.《在粤英商团体与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关系》,《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48.《广州外侨总商会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西关系》,《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49.《王学与梁启超新民学说的演变》,《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0.《简论19世纪前期基督教传教士在澳门的文化活动》,《中西文化研究》(澳门)创刊号,2002年6月

    51.《关于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再探讨》,《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52.《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与本色教会运动》,《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2期

    53.《关于1821-1839年鸦片贸易的再研究》,《毒品问题与近代中国》论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12月

    54.《关于梁发与洪秀全思想关系的几个问题》,《韩山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

    55.《“广州英语”与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西交往》,《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56.《医务传道方法与“中国医务传道会”的早期活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第3期

    57.《理学与戊戌前后康有为的思想体系》,《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8.《鸦片战争前后今文经学试探》,《近代中国社会思潮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59.《译名之争与早期的圣经中译》,《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60.《罗孝全索赔事件及其影响》,《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

    61.《互联网上的基督教新教》,《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第3期

    62.《开创中国毒品史和禁毒史的研究——近几年几部有关著作述评》,《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63.《古老的理想与维新的意义》,《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改革》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64.《马礼逊学校与容闳留美前所受的教育》,《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65.《美国传教士卢礼华在华活动述论》,《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66.《清末广东对外交涉体制之演变》,《学术研究》1997年第9期

    67.《康有为与理学初论》,《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68.《重论康有为与孔子托古改制论》,《中山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69.《孙中山与近代大同学说的终结》,《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年第1期

    70.《清代中叶今文经学派学术思想论略》,《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71.《鸦片战争前后的今文经学与中国近代思想》,《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72.《洋务运动的批判者——郭嵩焘》,《学术研究》1990年第2期

    73.《试论戊戌前后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1期

    74.《关于一八三八年禁烟争论的再探讨》,《福建论坛》1985年第6期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清代广州口岸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项目,2014-2022。

    2. 欧洲所藏广州历史文献调查与研究,广州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7-2021。

    3. 广东省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4期),广东省档案馆委托项目,2016-202。

    4 法国等五国藏与广州相关文献调查与研究,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委托项目,2017-2019。

    5. 口述史实践与中国近代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广东省教改项目,2010-2012。

    6. 广州地区所藏澳门历史文献目录,澳门理工学院合作项目,2010-2013。

    7. 耶鲁大学藏容闳文献整理与研究珠海市合作项目,2010-2013。

    8.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知识体系演变广东省社科项目,2008-2012。

    9. 传教士与近代西学东渐(资料编纂)国家清史工程子项目,2005-2007。

    10. 基督教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以岭南区域为中心的考察,广东省“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4-2007。

    11. 基督教与近代中西文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2-2011。

    12. 在华英文媒体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2-2007。

    13.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国家社基金科青年项目,1998-2001。

     

获奖情况

科研类

    1. 2015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颁发,著作类,获奖著作《在华英文报刊与近代早期的中西关系》)

    2. 2013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类)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颁发,著作类,获奖著作《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

    3. 2010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政府颁发,著作类,获奖著作《条约口岸体制的酝酿——19世纪30年代中英关系研究》)

    4. 2007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政府颁发,论文类,获奖论文《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

    5. 2006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0年被评为优秀

    6.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 2003年,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颁发,著作类,获奖著作《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

    8. 2003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宣称思想战线“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9. 2001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

 

教学类

    1. 2020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教育厅颁发,集体奖,排名第三)

    2. 2014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厅颁发,集体奖,排名第二)

    3. 2011年,获“中山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4. 200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会联合颁发)

    5. 2005年,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厅颁发,集体奖,排名第三)。

    6. 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颁发,集体奖,排名第二)

    7. 2001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厅颁发,集体奖,排名第二)

    8. 2001年,获“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广东省政府颁发)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中国史)成员

    广东省宗教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档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学术交流

    1. 2018. 8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

    2. 2013.10-2013.12 美国Yale University访问学者

    3. 2010.8-2010.9 荷兰Leiden University访问学者

    4. 2003.7-2004.7 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ampaign Urbana访问学者

    5. 2002.8-2002.10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6. 1999.8-1999.10 美国University of Hawaii访问学者

    7. 1996.8-1997.7 美国Kent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